当前位置:首页 >汽车资讯 >

新能源保费翻倍 1万8的价格 到底是真是假 「国丰新能源真的假的」

2023-09-23 08:25:24


关注「电动车公社」

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

大家好,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。

近期,网络上疯传新能源车保费大涨。最离谱的,居然保费翻了个倍!

就拿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 来举例,本来的保费只要不到一万块钱就可以搞定。

但据传,现在已经涨到了1.8万,分分钟涨出一台iPhone 13pro Max 。

有一种说法是,这和12月28日颁布的《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(试行)》条例有关。

这也就是说,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,新能源车辆的专属保险正式上线了。

社长简单选了几条特别的,给大家念一念:


总结一下,就是:在保险政策内容方面,对风险责任进行了明确,还增加了一部分保险内容,但与此同时保费上涨了。

那么,真如网络所说,新能源车保险的涨幅如此之大吗?

今天,社长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这件事情。

01. 新能源保费,真涨价了吗?

,”

众所周知,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,就是相比燃油车高额的油费和保养费用,后续的用车成本只要不到十分之一。

但是,按照网上所说的新能源保费直接翻倍的话,好不容易从用车成本里省下来的钱,就又都还给保险公司了。

也由此,引发了许多车主的担忧。

所以,特斯拉是这么回应“保费暴涨”的:平均涨幅约10%,高性能车型不超20%。

完全不是网上说的那么回事,不要污人清白啊!

有一种说法是,网传的1.8万是选满了所有新能源附加险,夸大事实后所得出来的结论。


包括蔚来的服务无忧,也打出了“无需增购附加险”的字样。

这个1.8万是什么概念?

一台原价百万、车龄8年的豹XJ,最近三年出险4次,保费高达22825元。

社长问了一下在保险公司的小伙伴,得知这么贵的原因,还是因为出险有些多、而且全铝车身的捷豹维修比较贵等一系列因素后,综合测算出来的结果。

那新能源车险呢?社长也找到了几位小伙伴的保单。

就比如1群小伙伴 @cc 的蔚来ES6,商业险(车损 200万三者)就只要3000多块钱,比去年同期的5000多便宜了30%。

开其他车的小伙伴,只要去年没出险,也基本都是比去年便宜的状态。

网上也有特斯拉Model3 Performance车主晒出了保单,《条款》颁布后的价格是1.4万。

而之前的保费还是9500块,涨价4000 。

这难道,只有特斯拉涨价了?

其实也不尽然。另一位刚刚提了电马的小伙伴,交的保险费用是7000多一点。

在他这里,提车的时候保费的确比新规出台前要贵了差不多1000块。

这么来看,虽然没有网传的1.8万那么邪乎,但还是会有些影响的。

02. 新能源车险为什么会涨价?

,”

保费涨价,其实和新的《专属条款》并不无关系。

正如社长在开头说的,新的《条款》规定新能源车额外增加了三项充电桩附加险。

购买之后如果充电桩和电网问题(无论是家充桩还是商业充电桩)导致车辆故障,保险公司也会进行赔付。

说白了,就是不用担心充电自燃要自掏腰包赔钱了。

而且新的条款修改了很多内容,更像是新能源车的“专属条款”:针对电机电池等新能源车专属零部件,也都进行了细化。

总的来说,虽然保费有所上涨,但责任更加明确了,理赔也更加方便,麻麻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为谁赔钱的问题扯皮了。

然而这么多项下来,就代表着保险公司要赔的钱,更多了。

那保险公司作为要盈利机构,肯定不能干亏本买卖啊!多收车主的保费,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2021年,多家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都出现亏损,所以某种程度上,这次保费上调也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“补涨”的行为。

而另外一个原因,是电动车比燃油车廉价得多的动力,让更多的人触及到了性能车的门槛。

如今动辄5秒、甚至3秒级的加速,其实并不能轻松驾驭。这么快的加速,就会导致比燃油车更高的事故率。

土澳就有这样一个法律规定,专门针对加速这件事情:

如果你是刚拿驾照的新手,最高时速只能开到90km/h,超速就要罚款。

而且只有你年满25周岁、且持有驾照超过1年以后,才被允许驾驶大马力车型。

这个“大马力”的标准,是功率重量比小于130kW/吨。

换算一下,相当于像蔚来这样的双电机车型几乎全部被判了死刑,后驱版的特斯拉Model 3,则是刚好在红线之内侥幸过关。

而且相比需要等变速箱换挡的燃油车,新能源车极快的动力响应,又加剧了这一点的表现。

试想开一台零百加速12秒的燃油车,即使错把油门当刹车,配合着发动机的噪音,许多人也能立刻反应过来。

但3秒级的电动车,却只会安静地迅速窜出去,徒留一个疑惑的问号在原地。

另外许多新能源车还为了节约能耗,用上了单踏板模式。万一车主走神了,很容易踩反。

甚至有不少老司机都中过招、还上过新闻,就更不用说限牌城市往往是新手驾驶的情况了。

如果再加上不正确使用辅助驾驶的车主,就更容易发生事故。

这种情况,毫无疑问会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率,保费也就随之水涨船高。

所以保费增加,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,还真不是保险公司看着新能源是块大蛋糕,就要来强行分一口饭吃。

03. 以后的保费,还会涨吗?

,”

新《条款》出台之后,很多人会开始担心以后的保费会不会每年都要上涨?

毕竟,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。

在这里,社长先给出结论:

以后的保费只会变得更加精准,一人一价、一车一价。少出险就少交钱,多出险就多交钱,几乎不会再有“替别人交钱”的情况发生了。

这可不是社长信口开河,而是有迹可循的。

在漂亮国,如果一个家庭有新手司机,保费将会上涨152%。特别是男性青年,保费甚至会上涨176%!

(美国男性爱飙车,实锤了)

但对于25-65岁的已婚女性,往往会被认为更为谨慎和安全,保费会适当降低。

甚至连职业也会影响保费。

像医生、律师、房地产经纪人、销售这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,缺少睡眠,而且还经常需要开车的职业,往往被认为事故率更高,保费会上调;

而科学家、护士、飞行员、会计、老师和艺术家这种稳定职业,往往出事故的概率更低,保费也会下调。

而在土澳,不同车型的保险费用也不同。保险费用最贵的十款车,全都是大马力性能车和大排量豪华车!

就比如第一名的日产GT-R Nismo,每年保费要4000澳元;紧随其后的保时捷Panamera,每年3880澳元;第三名的AMG GT R则是一年3751澳元。

再后面也都是M、AMG这种性能车和迈巴赫这种豪华车。

而针对大多数的家用车,保费一年基本只要600-800澳元。就算扣除车价的因素,保费的比例也要明显低于大马力车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如果一个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买了一辆性能车,大型保险公司几乎不会承保。

这一点,和国内拒保某些车龄长的豪华车是一样的,本质其实是怕车主骗保。

如果非得上险,只能选择小保险公司,但与此同时会收取高额的保费。

但要是改装过,突破了130kW/吨的马力重量比的限制,连小保险公司也会拒保。到时候就只能自负车损了。

从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里,我们不难看出:新手,保费要涨;大马力车,保费要涨;改装,保费要涨。甚至连某些特殊职业,都要涨。

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两条。事故率高的,要涨;赔钱多的,要涨。

我们的保险公司也会向这个方向靠拢,而这次新能源条款也刚好是调整的契机。

04. 写在最后

,”

新能源车作为近几年才涌现的新鲜事物,还在飞速发展中。

当然,也需要我们给它一些时间,让规章制度逐步完善起来。

社长大胆猜测一下,日后我们的保险,也会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车型去测算价格。

毕竟经常横扫秋名山的暴躁老哥和常年停地库的地铁党,要一起分摊保费,的确是不公平的。

所以日后随着条款规则和保险算法的完善,保费还会发生一些变化。但总体来说,肯定会趋于合理。

那些不常出险的车主们,保费也只会越来越低。

不过社长更期待的,还是车企们的自动驾驶真正上马的时候。

由智能AI驾驶的车辆奔驰在马路上,而我们在后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完全不会出事故,更不用谈保险——

这,才是真正美好的明天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