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汽车资讯 >

旧文新忆 祭祖父文全文「祖父祭文」

2023-11-16 08:25:56

文/曹辉

一夜秋风狂催祖竹,三更凉露泪洒孙兰。吾祖父曹公云生老大人,以九十五岁之高龄,于公元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(农历十月初十)晚上9时30分遽然辞世,永别亲友。长孙余率诸孙、孙媳、孙女祭拜祖父于灵前!

吾祖父诞于民国四年四月二十五日(公元1915年6月7日),一生正直倔强,克己恭人,年高德劭,永为楷模!

执父杖频添血泪,扶祖灵倍动伤情。忆吾祖父,生于松桂村,少时迁花树,年十二岁因生活所迫,随曾祖父迁居湘乡棋梓桥独脚盆,生下吾父兄妹三人。后又迁大岭,再迁谢家大屋。1958年响应国家修建水府庙水库之号召,祖父母拖家带口续迁捋塘,1962年定居易家冲。古人孟母三迁,乃为其子女择善而居。吾祖父一生六迁,实乃生活困顿所致。每念及此,足令子孙涕泗横流。

两世一身承重任,三杯九叩奠灵前。忆吾祖父,民国二十多年,曾遭国民党抓壮丁,半途从湖北逃回老家,后又被派壮丁,亦趁机返乡。非吾祖父怕死、不爱国,实乃其不满当局横征暴敛、胡作非为。及至新中国成立之后,祖父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,带领全家不辞劳苦,为国奉献,是为后人学习之榜样也!

貌杳音沉身归静府应无憾,儿悲女泣泪洒江天恸有余。忆吾祖父,前半生生活艰难,命运多舛。年少时,随曾祖父田间劳作,终生事农。青年时期,为养家糊口,他给乡供销社帮忙,每天早上从溪口担一担百多斤的土特产送至永丰,下午再从永丰担一大担货回来,一天往返百余里,练就了祖父强健的体魄,此乃他长寿的秘诀之一。1983年,吾祖母与世长辞,至今近27年。祖父自此一个人生活,仍偶有躬耕,自食其力。1984年曾大病一场,死讯已报,然吉人自有天相,又起死回生。祖父终其一生,生活朴素,常旧衣裹身,不舍数年;粗茶淡饭,独乐其中。晚年虽已年高,仍精神矍铄,常与老友相聚于木家堂打纸牌,水平居上。闲则安坐自家或子女家门旁,清茶一杯,香烟为伴,任清风吹拂沧桑岁月,与晚霞共度盛世良辰。及至去世前两天,还在木家堂赶集,依然红光满面,依然谈笑风生。余写至此,仿若重现当时情形,泪不能禁!

风起云飞,室内犹浮诫子语;月明日黯,堂前似闻弄孙声。忆吾祖父,幼时家境贫寒,未曾读书识字。虽为文盲,然教子女有方,儿孙多有所成,此乃祖父母之大功大德也!祖父母一生育有十二个子女,留下五男三女,现已如参天大树,均已枝开叶散,有孙七、孙媳三、孙女八、外孙(女)八、曾孙三、外曾孙(女)十一,直系后人已达七十有余。其中有研究生2人、大中专生11人,处级干部1人,科级干部5人。谓之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胜旧人。吾祖父为人厚道朴实,无可说处,与乡邻和谐居,对后人慈爱多。尤对孙辈,昵爱更甚。余年幼,祖父祖母悉心抚养,引我劳作,育我品行,励我读书,教我为人,样样俱细,事事亲恭。吾儿骥恒出生3个月回老家给曾祖父恭贺九十大寿,祖父看之,喜不自禁,左抱抱,右亲亲,含饴弄孙,颐养天年!如今回想,犹在历历。祖父待我,性比天高,恩比海深!祖父之逝,犹晴天霹雳,永生难忘!恨不能造化回天,左右永年!

寂寞乾坤,邈笑一公何所在;凄迷风雨,哀哉两字弗堪闻。呜呼,不舍吾祖父,再有一月,将迎新年,无奈天公不怜,竟突夺其命!

呜呼,痛悼吾祖父,虽九十五已算高寿,子孙满堂。然天公不美,孙儿未能尽孝之时,亲已不待,岂不悲乎!

呜呼,感恩吾祖父,生前积德无数,死时不拖泥带水,以高寿无疾而终。时值前半夜,余在长沙惊闻祖父去,抱被而起,哽咽难言!泣至灵前,吾呼祖父,数喊不闻,肝肠已断,血泪沾巾,哀号祭奠,悲痛难离!祖父兮,孙儿不孝,生不能常侍身侧,死不能常祭坟前,唯做此悼文一篇,付与火君。愿吾祖父,黄泉路上魂归有所,九重天外可登仙班!

尚飨!

2009年11月29日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湖湘情怀,党媒立场,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.voc.com.cn或“新湖南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:0731-84326002。转载授权:0731-84326133苏女士。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[责编:荣庭芳]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推荐阅读